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页 > 科研动态 > 正文

学而优术,研学行思 | 人工智能学院第二届研究生学术交流会第七场顺利举办

作者: 时间:2024-03-16 点击数:

为促进学术研究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学院于6月2日下午一点半在机械馆成功举办第二届研究生学术交流会第七场。这次交流会以其新颖的主题和激发人心的内容,旨在激发研究生们对学术研究的热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交流学术观点的绝佳平台。本次学术交流会由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纪云烽主持,邀请本学院全体22级研究生参加,同时邀请到了人工智能学院王传云老师、任艳老师、张檬老师、刘学平老师参会聆听并进行点评。

本次学术交流会由张庆新老师、王书礼老师、樊鑫月老师、王亚杰老师团队的学生进行汇报,依托通航产业,本次学术交流会主题为电机控制方面。在主持人的带领下,汇报同学以自信和才华激荡的态度,向与会的教师和同学们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纪云烽同学的汇报题目为“一种直升机电动尾桨的控制方法研究”。针对传统机械式尾桨的缺点,他提出一种采用电机驱动的电动尾桨的控制方法。通过计算尾桨功率得到变化范围选择尾桨驱动电机;随后采用非线性自抗扰控制(NLADRC)方法对电动尾桨偏航通道进行控制,建立了直升机偏航通道的被控对象模型,设计了适合电动尾桨偏航通道的自抗扰控制律,在此基础上对该控制方法进行优化。最后在地面试验台上对所采用的非线性ADRC进行了验证,给出了验证结果。通过仿真实验与实际测试均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

廖继承同学的汇报题目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永磁同步电机故障诊断研究”。他提出了一种电机故障诊断的方法,先对电机故障进行机理分析,通过数学模型和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了电机的电流与故障之间的关系。将定子电流时域信号数据进行图像化处理并提取转换后的图像特征。最后,建立了神经网络模型,并证明该模型有较高的精度。

刘孟凯同学的汇报题目为“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永磁同步电机冗余控制”。该同学表示,为了解决电机在在运行过程中由于位置传感器故障,导致整个运行系统崩溃的情况,他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永磁同步电机冗余控制。该同学首先介绍了电机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其次推导了模型参考自适应的转速辨识控制,最后设计了故障诊断及冗余控制系统,并在simulink中进行仿真,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陈琦同学的汇报题目为“基于多策略综合的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用于无人机路径规划”。该同学表示,目前已经有许多在ABC算法的基础上改进的算法,虽然这些改进的算法已被证明在解决优化问题方面是有效的,但仍存在许多的缺点,例如ABC算法在生成最佳飞行路径时仍然存在搜索速度慢、种群多样性降低和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针对ABC算法在三维复杂环境下的路径规划问题,该同学提出了一种多策略综合改进的人工蜂群优化算法来改进上述问题。

随后张檬老师进行总结性点评,她指出:“本组同学的汇报中融入了通航实际案例和应用场景,突出了电机在航空工业和无人机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通过汇报同学对电机原理、设计和性能优化等关键方面的介绍,展现了对该领域的广泛研究和深度思考。他们对电机的结构设计、控制系统以及效率提升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并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和优化策略。”

王传云老师表示:“我衷心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保持学术研究的热情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为我校在通航电动飞机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最后王传云老师宣布第二届人工智能学院研究生学术交流会圆满结束。

七次学术交流会不仅仅是同学们一次次展示学术成果的机会,更是一次学术互动和合作的平台。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深入交流和互动,为同学在今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们对每一位研究生的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指导,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引导和发展方向。

作为研究生阶段的我们应怀揣着对知识的追求和学术探索的热情,不断投身于各自的研究领域。学术交流是我们研究生学习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与同学们分享研究成果、探讨学术问题,我们能够开阔视野、汲取他人的智慧,并在互相启发中不断进步。

人工智能学院此次成功举办的学术交流会不仅加强了学院的学术合作和交流,也进一步提升了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和实践能力。人工智能学院将继续鼓励和支持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为研究生们提供更多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术观点的机会。相信在这七次精彩的学术盛宴的影响下,学院的学术氛围将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与发展,为学术研究的辉煌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ICP备15000288 号